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大家关注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看好种植或养殖,想在农业上快速致富?别急,先看完这篇文章再定

    信息发布者:荣丰生态农场
    2020-06-29 10:08:34   转载



    摘要: 近年来,大佬们纷纷投资农业,并预测未来20年,农业将是最赚钱的行业,但是我们身在其中的农场主们却常常有这样的困惑,利润都去哪了呢?小编带你一起揭秘农业背后的真相。


    图片


    近年来,为什么有大量的知名企业纷纷选择投资农业?


    他们看中的是现代农业的利润。多数的经济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测算出来的利润率并不低,这是农业吸引众多资本竞相投入的重要原因。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甚至说,现代农业利润可能比卖电脑还高。


    但是,一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,好多投资农业的亏得一塌糊涂,还搞不明白怎么死的。经济作物和养殖产业,不能用工业那套来计算利润!农业是动植物生命的繁衍,受生物规律和自然气候条件的根本制约,有明显的季节性、区域性和周期性。


    农业利润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!这是必须要了解的,只有深知做农业的难,才能谨慎选择,把困难和风险预估地大一点,避免栽跟头。


    农业的利润跑哪里去了?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。


    图片


    首先,毛利率会骗人


    纸面上算出来的利润对于二三产业可能是可靠的,但对于农业就不一定行。比如,超市的一般毛利率得保持在20%—25%之间,这样才能保证净利润在3%—5%左右。那么农业需要多少的毛利率才能保证挣钱?这是一个在实践中不好回答的问题,因为这种测算也只能是起一点参考作用,根本不适用,农业的市场波动大而且不好预测,某种程度上不亚于撞大运,“蒜你狠”、“姜你军”就是这样。


    以养猪为例,行内的基本都知道“一年挣、一年平、一年亏”这个三年一轮的猪周期,而且第一年必须把后两年的钱挣回来。但生猪产业投资时的利润是怎样测算的?是按每头生猪挣100元测算的,在实践中哪有吻合的时候!就说非洲猪瘟蔓延到全国,2018年十月份以后,养殖户在恐慌情绪下纷纷抛售,全国猪价一片低迷,养殖户损失惨重,同时也造成我国生猪产能迅速且大幅度的下降。在这种情况下,算好的利润基本上是一种讽刺。


    图片


    其次,农产品不是完全市场定价


    农产品特别是粮食、生猪等主要农产品,因为牵涉到民以食为天这个治国理政的根本稳定问题,所以每个国家都不会完全市场化,而是强力进行宏观调控,确保供给的数量有保障,而且价格比较平稳。有经济学家开玩笑说,一头猪就绑架了CPI,现实情况也差不多。由于中国居民膳食以猪肉为主要肉食品种,且近年价格波动十分剧烈,对整个物价指数的影响确实不小。


    所以,只要猪价一露头就得打压,又是生产领域补贴,又是投放储备肉,又是进口补充,非得把价格拉下来不可。而生产一旦下来了,取消补贴,开始冻猪肉收储,但扩大出口却难。收储冻猪肉来托市可以理解,但取消补贴则让生产者雪上加霜。所以,农产品的利润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,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。


    图片


    第三,人工是个大成本


    农民能做的事,企业不一定能做,因为农民不向自己讨要工资,挣多挣少都是自己的。好多产业的利润率在去除人工费以前,看上去很美。典型的就是肉牛产业,市场牛肉价格那么高还十分紧俏,想起来肯定利润不错,但却少有企业问津,根本的原因还是不挣钱。因为养牛周期太长,一般得两年以上,企业养殖成本太高,只有山区的农民可以养,场地不用建,草料主要靠山上的草来解决,人力成本也很低,最终利润还不错。


    如果企业养,则场地、草料、人工、资金等成本高,就目前的市场行情来说,也难挣钱。再看市场上那些节节攀升的农产品价格,基本有一条规律,凡是能够工业化的、机械化的,就涨得慢甚至比较便宜;凡是无法工业化、机械化的,肯定比较贵,而且一年贵似一年。过去嘲笑发达国家水比奶贵,菜比肉贵,如今在中国也差不多了。


    大家抱怨花椒20多元一斤太贵,其实一斤花椒里仅采摘环节的人工费就在二三元,更不算平时的田间管理、生产投入等费用,平均下来一亩也就挣个千把元,价格看似不错,农民放弃的还是不少。


    现在不断上涨的苹果价格也与人工费有关,疏花、疏果、套袋、除袋、采摘等环节,人工费一天就上百元;还有平常的施肥、喷药,哪一样不是靠人工,如今在果区,开着私家车送农工上果园绝非什么稀奇事,没有这样的条件,连农工都招不来。像蔬菜、水果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,不算好了人工费,利润肯定大打折扣。


    图片


    第四,要看到底烂了多少


    农产品区别于工业产品的最大特征是鲜活性,保鲜储藏不仅技术上困难,而且成本上居高不下,最后的储藏环节损失不是一个小数字。即使粮食这样的耐藏型农产品,储藏环节的损失也在8%—10%,更不要说生鲜农产品了。


    一般的蔬菜从田间地头到长途贩运再到菜市场再到消费者手里,到底要损耗多少?比如,大家常见的大白菜,从地头到消费者手里这个过程中究竟要被扒掉多少层皮?还有失水,蔬菜、水果的含水量一般在90%以上,运输过程中失水是常事,不仅重量下降,而且品相变坏。


    从事过这个行业的人就知道,通常情况下果蔬的损耗一般在30%左右。现在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初期的生鲜电商都倒掉了?因为他们天真地与菜市场较上了劲,以为淘宝模式能照搬到农产品上来,其不知菜市场这种批发零售模式恰恰是农产品销售环节效率最高、成本最低的。


    再傻的卖菜者也知道,千万不能让当天的新鲜蔬菜过夜,而网售的生鲜农产品竟然要几天时间才能到消费者手里,这样能有好结果吗?至于最惨的情形就是卖不出去了,对于工业品而言,市场不好,大不了减价处理,可农产品一旦过剩起来,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烂在库里、烂在地里,因为远距离运输,运费比菜贵。而且时节一过,马上要种下一茬作物,只能机械翻耕入土,做了绿肥,一季心血全白费了,还搭进去肥料、农药、人工、机械等费用。碰上这种情况,还谈什么利润?


    图片


    第五,能挣得起,赔不起


    农业挣钱不容易,但赔起来却容易得多。算好的利润根本经不起风险的冲击。农业的风险真的不好控,全国每年遭受自然灾害的农作物面积大约占1/6,主要的包括旱灾、洪涝、冰雹、霜冻、病虫害等,防不胜防,算好的利润一次自然灾害可能就没有了。


    比如,春季一场倒春寒可能导致核桃、苹果、花椒等经济树木花芽冻死,直接影响当年的产量,严重的可导致绝收。再比如,一次冰雹,可以让本来能卖三块钱一斤的苹果一夜间伤痕累累,最后只能以几毛钱的价格处理给果汁厂。


    2014年春节前后的禽流感(注意,后来纠正不是禽流感,是其他流感)传闻导致全国家禽业受到重创,价格下跌,销售不畅,广大家禽养殖场户损失惨重,但这个损失谁来赔?目前农业保险的覆盖度还很有限,大多数遭灾的情况下是没有保险来赔付的,这个风险只能自己扛。风险面前哪有利润可言!


    图片


    第六,你和利息在PK


    农业的融资成本是很高的,如果能像联想那样钱多,也就会安下心来,做好十年不挣钱的准备,放长线钓大鱼,但大多数投资农业的经营主体没有这个实力,只能在资金的问题上苦苦挣扎。在农地无法抵押、担保困难等情况下,关键农时季节也就只有靠民间融资了,光高昂的利息成本就能吞噬掉大量的利润,一旦市场行情没有达到预期,便只有上演《多收了三五斗》的现代版故事。而投资周期又那么长,于是倒在黎明前便成为农业投资一个重要的现象。


    图片


    第七,还有一些说不清的没名堂的东西


    这个东西也可以算作一般投资上所说的“不可预见”费用,做农业与相关方面特别是农村的方方面面打交道多,交点费,拉点赞助,类似的没有名堂的东西不仅常见,而且开销不少,也是硬性的成本支出,但好多估计不足,也影响了利润。


    有农民称:如今,投身农业4、5年了,除了一身的疲累,最大的“收获”就是满满的一屁股债。每年都在投入,每年都在失望,然后又把希望寄托在下一年,结果,4、5年下来,债越来越多。


   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,只有投入,收获零星。那么,到底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


    图片


    1、农业是受到了重视,但注定不会是主流


    我想,作为农民的我们,这一点肯定深有感触。


    2、农业还处在转折点的初期


    现在农业的生产状况是:一群60岁左右的老农民和各种机器相配合在支撑。虽说各种可租赁的农机和农业服务,可以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。但是,想让农民彻底放弃土地,10年内估计不太现实。我们这些种植户要种植,就得流转土地,得付钱。而我们这些土地承包者,才是实际上的佃户。


    3.农业技术欠缺


    很多流转的种植户,实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进行过农业生产。对种植品种、人力工资、社会关系,风土人情、种植常识一点都不了解,头脑发热就一头扎了进来。


    图片


    4.急功近利,准备不足


    都计划着2、3年要挣钱,要回本,结果越干希望越遥远。前期资金已经投进去,产出还完全看不见,真是鸡肋,嚼之无味弃之可惜。所以,现在的情况是,借钱也得熬。


    5.农业周期性长,风险大


    农业周期性长,风险大,而且农业的滞后性决定了它的表现期比较长。现在的过剩是过去5~8年积累的结果,而现在还没有进入盛产期的果树,至少影响3、5年。


    6.销售问题


    如果你的地里种了一些西瓜、朝天椒之类可能还好些,但种的如果是地瓜、山药蛋子之类就有些麻烦了,堆放会发热,摊开易冻坏,坏的还出奇的快。不仅难存储,价钱还不上去,搬进搬出得要人工,这些都是成本。试问:有多少既懂农业技术、又懂田间(养殖)管理、还精通营销的全能人才呢?


    有没有迷茫?农业的未来到底在哪里?


    图片


   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:农业只适合有情怀的人发展。


    总之,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,没有好的技术和管理、没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和团队、人才,以及合适的合作伙伴,想在农业上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,那么我奉劝这类人在投身农业之前,还是三思而后行。

    看好种植或养殖,想在农业上快速致富?别急,先看完这篇文章再定

    乡村生活记录仪

    2020-06-28 15:44:30

    摘要: 近年来,大佬们纷纷投资农业,并预测未来20年,农业将是最赚钱的行业,但是我们身在其中的农场主们却常常有这样的困惑,利润都去哪了呢?小编带你一起揭秘农业背后的真相。


    图片


    近年来,为什么有大量的知名企业纷纷选择投资农业?


    他们看中的是现代农业的利润。多数的经济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测算出来的利润率并不低,这是农业吸引众多资本竞相投入的重要原因。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甚至说,现代农业利润可能比卖电脑还高。


    但是,一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,好多投资农业的亏得一塌糊涂,还搞不明白怎么死的。经济作物和养殖产业,不能用工业那套来计算利润!农业是动植物生命的繁衍,受生物规律和自然气候条件的根本制约,有明显的季节性、区域性和周期性。


    农业利润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!这是必须要了解的,只有深知做农业的难,才能谨慎选择,把困难和风险预估地大一点,避免栽跟头。


    农业的利润跑哪里去了?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。


    图片


    首先,毛利率会骗人


    纸面上算出来的利润对于二三产业可能是可靠的,但对于农业就不一定行。比如,超市的一般毛利率得保持在20%—25%之间,这样才能保证净利润在3%—5%左右。那么农业需要多少的毛利率才能保证挣钱?这是一个在实践中不好回答的问题,因为这种测算也只能是起一点参考作用,根本不适用,农业的市场波动大而且不好预测,某种程度上不亚于撞大运,“蒜你狠”、“姜你军”就是这样。


    以养猪为例,行内的基本都知道“一年挣、一年平、一年亏”这个三年一轮的猪周期,而且第一年必须把后两年的钱挣回来。但生猪产业投资时的利润是怎样测算的?是按每头生猪挣100元测算的,在实践中哪有吻合的时候!就说非洲猪瘟蔓延到全国,2018年十月份以后,养殖户在恐慌情绪下纷纷抛售,全国猪价一片低迷,养殖户损失惨重,同时也造成我国生猪产能迅速且大幅度的下降。在这种情况下,算好的利润基本上是一种讽刺。


    图片


    其次,农产品不是完全市场定价


    农产品特别是粮食、生猪等主要农产品,因为牵涉到民以食为天这个治国理政的根本稳定问题,所以每个国家都不会完全市场化,而是强力进行宏观调控,确保供给的数量有保障,而且价格比较平稳。有经济学家开玩笑说,一头猪就绑架了CPI,现实情况也差不多。由于中国居民膳食以猪肉为主要肉食品种,且近年价格波动十分剧烈,对整个物价指数的影响确实不小。


    所以,只要猪价一露头就得打压,又是生产领域补贴,又是投放储备肉,又是进口补充,非得把价格拉下来不可。而生产一旦下来了,取消补贴,开始冻猪肉收储,但扩大出口却难。收储冻猪肉来托市可以理解,但取消补贴则让生产者雪上加霜。所以,农产品的利润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,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。


    图片


    第三,人工是个大成本


    农民能做的事,企业不一定能做,因为农民不向自己讨要工资,挣多挣少都是自己的。好多产业的利润率在去除人工费以前,看上去很美。典型的就是肉牛产业,市场牛肉价格那么高还十分紧俏,想起来肯定利润不错,但却少有企业问津,根本的原因还是不挣钱。因为养牛周期太长,一般得两年以上,企业养殖成本太高,只有山区的农民可以养,场地不用建,草料主要靠山上的草来解决,人力成本也很低,最终利润还不错。


    如果企业养,则场地、草料、人工、资金等成本高,就目前的市场行情来说,也难挣钱。再看市场上那些节节攀升的农产品价格,基本有一条规律,凡是能够工业化的、机械化的,就涨得慢甚至比较便宜;凡是无法工业化、机械化的,肯定比较贵,而且一年贵似一年。过去嘲笑发达国家水比奶贵,菜比肉贵,如今在中国也差不多了。


    大家抱怨花椒20多元一斤太贵,其实一斤花椒里仅采摘环节的人工费就在二三元,更不算平时的田间管理、生产投入等费用,平均下来一亩也就挣个千把元,价格看似不错,农民放弃的还是不少。


    现在不断上涨的苹果价格也与人工费有关,疏花、疏果、套袋、除袋、采摘等环节,人工费一天就上百元;还有平常的施肥、喷药,哪一样不是靠人工,如今在果区,开着私家车送农工上果园绝非什么稀奇事,没有这样的条件,连农工都招不来。像蔬菜、水果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,不算好了人工费,利润肯定大打折扣。


    图片


    第四,要看到底烂了多少


    农产品区别于工业产品的最大特征是鲜活性,保鲜储藏不仅技术上困难,而且成本上居高不下,最后的储藏环节损失不是一个小数字。即使粮食这样的耐藏型农产品,储藏环节的损失也在8%—10%,更不要说生鲜农产品了。


    一般的蔬菜从田间地头到长途贩运再到菜市场再到消费者手里,到底要损耗多少?比如,大家常见的大白菜,从地头到消费者手里这个过程中究竟要被扒掉多少层皮?还有失水,蔬菜、水果的含水量一般在90%以上,运输过程中失水是常事,不仅重量下降,而且品相变坏。


    从事过这个行业的人就知道,通常情况下果蔬的损耗一般在30%左右。现在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初期的生鲜电商都倒掉了?因为他们天真地与菜市场较上了劲,以为淘宝模式能照搬到农产品上来,其不知菜市场这种批发零售模式恰恰是农产品销售环节效率最高、成本最低的。


    再傻的卖菜者也知道,千万不能让当天的新鲜蔬菜过夜,而网售的生鲜农产品竟然要几天时间才能到消费者手里,这样能有好结果吗?至于最惨的情形就是卖不出去了,对于工业品而言,市场不好,大不了减价处理,可农产品一旦过剩起来,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烂在库里、烂在地里,因为远距离运输,运费比菜贵。而且时节一过,马上要种下一茬作物,只能机械翻耕入土,做了绿肥,一季心血全白费了,还搭进去肥料、农药、人工、机械等费用。碰上这种情况,还谈什么利润?


    图片


    第五,能挣得起,赔不起


    农业挣钱不容易,但赔起来却容易得多。算好的利润根本经不起风险的冲击。农业的风险真的不好控,全国每年遭受自然灾害的农作物面积大约占1/6,主要的包括旱灾、洪涝、冰雹、霜冻、病虫害等,防不胜防,算好的利润一次自然灾害可能就没有了。


    比如,春季一场倒春寒可能导致核桃、苹果、花椒等经济树木花芽冻死,直接影响当年的产量,严重的可导致绝收。再比如,一次冰雹,可以让本来能卖三块钱一斤的苹果一夜间伤痕累累,最后只能以几毛钱的价格处理给果汁厂。


    2014年春节前后的禽流感(注意,后来纠正不是禽流感,是其他流感)传闻导致全国家禽业受到重创,价格下跌,销售不畅,广大家禽养殖场户损失惨重,但这个损失谁来赔?目前农业保险的覆盖度还很有限,大多数遭灾的情况下是没有保险来赔付的,这个风险只能自己扛。风险面前哪有利润可言!


    图片


    第六,你和利息在PK


    农业的融资成本是很高的,如果能像联想那样钱多,也就会安下心来,做好十年不挣钱的准备,放长线钓大鱼,但大多数投资农业的经营主体没有这个实力,只能在资金的问题上苦苦挣扎。在农地无法抵押、担保困难等情况下,关键农时季节也就只有靠民间融资了,光高昂的利息成本就能吞噬掉大量的利润,一旦市场行情没有达到预期,便只有上演《多收了三五斗》的现代版故事。而投资周期又那么长,于是倒在黎明前便成为农业投资一个重要的现象。


    图片


    第七,还有一些说不清的没名堂的东西


    这个东西也可以算作一般投资上所说的“不可预见”费用,做农业与相关方面特别是农村的方方面面打交道多,交点费,拉点赞助,类似的没有名堂的东西不仅常见,而且开销不少,也是硬性的成本支出,但好多估计不足,也影响了利润。


    有农民称:如今,投身农业4、5年了,除了一身的疲累,最大的“收获”就是满满的一屁股债。每年都在投入,每年都在失望,然后又把希望寄托在下一年,结果,4、5年下来,债越来越多。


   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,只有投入,收获零星。那么,到底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


    图片


    1、农业是受到了重视,但注定不会是主流


    我想,作为农民的我们,这一点肯定深有感触。


    2、农业还处在转折点的初期


    现在农业的生产状况是:一群60岁左右的老农民和各种机器相配合在支撑。虽说各种可租赁的农机和农业服务,可以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。但是,想让农民彻底放弃土地,10年内估计不太现实。我们这些种植户要种植,就得流转土地,得付钱。而我们这些土地承包者,才是实际上的佃户。


    3.农业技术欠缺


    很多流转的种植户,实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进行过农业生产。对种植品种、人力工资、社会关系,风土人情、种植常识一点都不了解,头脑发热就一头扎了进来。


    图片


    4.急功近利,准备不足


    都计划着2、3年要挣钱,要回本,结果越干希望越遥远。前期资金已经投进去,产出还完全看不见,真是鸡肋,嚼之无味弃之可惜。所以,现在的情况是,借钱也得熬。


    5.农业周期性长,风险大


    农业周期性长,风险大,而且农业的滞后性决定了它的表现期比较长。现在的过剩是过去5~8年积累的结果,而现在还没有进入盛产期的果树,至少影响3、5年。


    6.销售问题


    如果你的地里种了一些西瓜、朝天椒之类可能还好些,但种的如果是地瓜、山药蛋子之类就有些麻烦了,堆放会发热,摊开易冻坏,坏的还出奇的快。不仅难存储,价钱还不上去,搬进搬出得要人工,这些都是成本。试问:有多少既懂农业技术、又懂田间(养殖)管理、还精通营销的全能人才呢?


    有没有迷茫?农业的未来到底在哪里?


    图片


   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:农业只适合有情怀的人发展。


    总之,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,没有好的技术和管理、没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和团队、人才,以及合适的合作伙伴,想在农业上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,那么我奉劝这类人在投身农业之前,还是三思而后行。

    看好种植或养殖,想在农业上快速致富?别急,先看完这篇文章再定

    乡村生活记录仪

    2020-06-28 15:44:30

    摘要: 近年来,大佬们纷纷投资农业,并预测未来20年,农业将是最赚钱的行业,但是我们身在其中的农场主们却常常有这样的困惑,利润都去哪了呢?小编带你一起揭秘农业背后的真相。


    图片


    近年来,为什么有大量的知名企业纷纷选择投资农业?


    他们看中的是现代农业的利润。多数的经济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测算出来的利润率并不低,这是农业吸引众多资本竞相投入的重要原因。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甚至说,现代农业利润可能比卖电脑还高。


    但是,一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,好多投资农业的亏得一塌糊涂,还搞不明白怎么死的。经济作物和养殖产业,不能用工业那套来计算利润!农业是动植物生命的繁衍,受生物规律和自然气候条件的根本制约,有明显的季节性、区域性和周期性。


    农业利润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!这是必须要了解的,只有深知做农业的难,才能谨慎选择,把困难和风险预估地大一点,避免栽跟头。


    农业的利润跑哪里去了?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。


    图片


    首先,毛利率会骗人


    纸面上算出来的利润对于二三产业可能是可靠的,但对于农业就不一定行。比如,超市的一般毛利率得保持在20%—25%之间,这样才能保证净利润在3%—5%左右。那么农业需要多少的毛利率才能保证挣钱?这是一个在实践中不好回答的问题,因为这种测算也只能是起一点参考作用,根本不适用,农业的市场波动大而且不好预测,某种程度上不亚于撞大运,“蒜你狠”、“姜你军”就是这样。


    以养猪为例,行内的基本都知道“一年挣、一年平、一年亏”这个三年一轮的猪周期,而且第一年必须把后两年的钱挣回来。但生猪产业投资时的利润是怎样测算的?是按每头生猪挣100元测算的,在实践中哪有吻合的时候!就说非洲猪瘟蔓延到全国,2018年十月份以后,养殖户在恐慌情绪下纷纷抛售,全国猪价一片低迷,养殖户损失惨重,同时也造成我国生猪产能迅速且大幅度的下降。在这种情况下,算好的利润基本上是一种讽刺。


    图片


    其次,农产品不是完全市场定价


    农产品特别是粮食、生猪等主要农产品,因为牵涉到民以食为天这个治国理政的根本稳定问题,所以每个国家都不会完全市场化,而是强力进行宏观调控,确保供给的数量有保障,而且价格比较平稳。有经济学家开玩笑说,一头猪就绑架了CPI,现实情况也差不多。由于中国居民膳食以猪肉为主要肉食品种,且近年价格波动十分剧烈,对整个物价指数的影响确实不小。


    所以,只要猪价一露头就得打压,又是生产领域补贴,又是投放储备肉,又是进口补充,非得把价格拉下来不可。而生产一旦下来了,取消补贴,开始冻猪肉收储,但扩大出口却难。收储冻猪肉来托市可以理解,但取消补贴则让生产者雪上加霜。所以,农产品的利润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,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。


    图片


    第三,人工是个大成本


    农民能做的事,企业不一定能做,因为农民不向自己讨要工资,挣多挣少都是自己的。好多产业的利润率在去除人工费以前,看上去很美。典型的就是肉牛产业,市场牛肉价格那么高还十分紧俏,想起来肯定利润不错,但却少有企业问津,根本的原因还是不挣钱。因为养牛周期太长,一般得两年以上,企业养殖成本太高,只有山区的农民可以养,场地不用建,草料主要靠山上的草来解决,人力成本也很低,最终利润还不错。


    如果企业养,则场地、草料、人工、资金等成本高,就目前的市场行情来说,也难挣钱。再看市场上那些节节攀升的农产品价格,基本有一条规律,凡是能够工业化的、机械化的,就涨得慢甚至比较便宜;凡是无法工业化、机械化的,肯定比较贵,而且一年贵似一年。过去嘲笑发达国家水比奶贵,菜比肉贵,如今在中国也差不多了。


    大家抱怨花椒20多元一斤太贵,其实一斤花椒里仅采摘环节的人工费就在二三元,更不算平时的田间管理、生产投入等费用,平均下来一亩也就挣个千把元,价格看似不错,农民放弃的还是不少。


    现在不断上涨的苹果价格也与人工费有关,疏花、疏果、套袋、除袋、采摘等环节,人工费一天就上百元;还有平常的施肥、喷药,哪一样不是靠人工,如今在果区,开着私家车送农工上果园绝非什么稀奇事,没有这样的条件,连农工都招不来。像蔬菜、水果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,不算好了人工费,利润肯定大打折扣。


    图片


    第四,要看到底烂了多少


    农产品区别于工业产品的最大特征是鲜活性,保鲜储藏不仅技术上困难,而且成本上居高不下,最后的储藏环节损失不是一个小数字。即使粮食这样的耐藏型农产品,储藏环节的损失也在8%—10%,更不要说生鲜农产品了。


    一般的蔬菜从田间地头到长途贩运再到菜市场再到消费者手里,到底要损耗多少?比如,大家常见的大白菜,从地头到消费者手里这个过程中究竟要被扒掉多少层皮?还有失水,蔬菜、水果的含水量一般在90%以上,运输过程中失水是常事,不仅重量下降,而且品相变坏。


    从事过这个行业的人就知道,通常情况下果蔬的损耗一般在30%左右。现在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初期的生鲜电商都倒掉了?因为他们天真地与菜市场较上了劲,以为淘宝模式能照搬到农产品上来,其不知菜市场这种批发零售模式恰恰是农产品销售环节效率最高、成本最低的。


    再傻的卖菜者也知道,千万不能让当天的新鲜蔬菜过夜,而网售的生鲜农产品竟然要几天时间才能到消费者手里,这样能有好结果吗?至于最惨的情形就是卖不出去了,对于工业品而言,市场不好,大不了减价处理,可农产品一旦过剩起来,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烂在库里、烂在地里,因为远距离运输,运费比菜贵。而且时节一过,马上要种下一茬作物,只能机械翻耕入土,做了绿肥,一季心血全白费了,还搭进去肥料、农药、人工、机械等费用。碰上这种情况,还谈什么利润?


    图片


    第五,能挣得起,赔不起


    农业挣钱不容易,但赔起来却容易得多。算好的利润根本经不起风险的冲击。农业的风险真的不好控,全国每年遭受自然灾害的农作物面积大约占1/6,主要的包括旱灾、洪涝、冰雹、霜冻、病虫害等,防不胜防,算好的利润一次自然灾害可能就没有了。


    比如,春季一场倒春寒可能导致核桃、苹果、花椒等经济树木花芽冻死,直接影响当年的产量,严重的可导致绝收。再比如,一次冰雹,可以让本来能卖三块钱一斤的苹果一夜间伤痕累累,最后只能以几毛钱的价格处理给果汁厂。


    2014年春节前后的禽流感(注意,后来纠正不是禽流感,是其他流感)传闻导致全国家禽业受到重创,价格下跌,销售不畅,广大家禽养殖场户损失惨重,但这个损失谁来赔?目前农业保险的覆盖度还很有限,大多数遭灾的情况下是没有保险来赔付的,这个风险只能自己扛。风险面前哪有利润可言!


    图片


    第六,你和利息在PK


    农业的融资成本是很高的,如果能像联想那样钱多,也就会安下心来,做好十年不挣钱的准备,放长线钓大鱼,但大多数投资农业的经营主体没有这个实力,只能在资金的问题上苦苦挣扎。在农地无法抵押、担保困难等情况下,关键农时季节也就只有靠民间融资了,光高昂的利息成本就能吞噬掉大量的利润,一旦市场行情没有达到预期,便只有上演《多收了三五斗》的现代版故事。而投资周期又那么长,于是倒在黎明前便成为农业投资一个重要的现象。


    图片


    第七,还有一些说不清的没名堂的东西


    这个东西也可以算作一般投资上所说的“不可预见”费用,做农业与相关方面特别是农村的方方面面打交道多,交点费,拉点赞助,类似的没有名堂的东西不仅常见,而且开销不少,也是硬性的成本支出,但好多估计不足,也影响了利润。


    有农民称:如今,投身农业4、5年了,除了一身的疲累,最大的“收获”就是满满的一屁股债。每年都在投入,每年都在失望,然后又把希望寄托在下一年,结果,4、5年下来,债越来越多。


   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,只有投入,收获零星。那么,到底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


    图片


    1、农业是受到了重视,但注定不会是主流


    我想,作为农民的我们,这一点肯定深有感触。


    2、农业还处在转折点的初期


    现在农业的生产状况是:一群60岁左右的老农民和各种机器相配合在支撑。虽说各种可租赁的农机和农业服务,可以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。但是,想让农民彻底放弃土地,10年内估计不太现实。我们这些种植户要种植,就得流转土地,得付钱。而我们这些土地承包者,才是实际上的佃户。


    3.农业技术欠缺


    很多流转的种植户,实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进行过农业生产。对种植品种、人力工资、社会关系,风土人情、种植常识一点都不了解,头脑发热就一头扎了进来。


    图片


    4.急功近利,准备不足


    都计划着2、3年要挣钱,要回本,结果越干希望越遥远。前期资金已经投进去,产出还完全看不见,真是鸡肋,嚼之无味弃之可惜。所以,现在的情况是,借钱也得熬。


    5.农业周期性长,风险大


    农业周期性长,风险大,而且农业的滞后性决定了它的表现期比较长。现在的过剩是过去5~8年积累的结果,而现在还没有进入盛产期的果树,至少影响3、5年。


    6.销售问题


    如果你的地里种了一些西瓜、朝天椒之类可能还好些,但种的如果是地瓜、山药蛋子之类就有些麻烦了,堆放会发热,摊开易冻坏,坏的还出奇的快。不仅难存储,价钱还不上去,搬进搬出得要人工,这些都是成本。试问:有多少既懂农业技术、又懂田间(养殖)管理、还精通营销的全能人才呢?


    有没有迷茫?农业的未来到底在哪里?


    图片


   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:农业只适合有情怀的人发展。


    总之,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,没有好的技术和管理、没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和团队、人才,以及合适的合作伙伴,想在农业上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,那么我奉劝这类人在投身农业之前,还是三思而后行。

    看好种植或养殖,想在农业上快速致富?别急,先看完这篇文章再定

    乡村生活记录仪

    2020-06-28 15:44:30

    摘要: 近年来,大佬们纷纷投资农业,并预测未来20年,农业将是最赚钱的行业,但是我们身在其中的农场主们却常常有这样的困惑,利润都去哪了呢?小编带你一起揭秘农业背后的真相。


    图片


    近年来,为什么有大量的知名企业纷纷选择投资农业?


    他们看中的是现代农业的利润。多数的经济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测算出来的利润率并不低,这是农业吸引众多资本竞相投入的重要原因。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甚至说,现代农业利润可能比卖电脑还高。


    但是,一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,好多投资农业的亏得一塌糊涂,还搞不明白怎么死的。经济作物和养殖产业,不能用工业那套来计算利润!农业是动植物生命的繁衍,受生物规律和自然气候条件的根本制约,有明显的季节性、区域性和周期性。


    农业利润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!这是必须要了解的,只有深知做农业的难,才能谨慎选择,把困难和风险预估地大一点,避免栽跟头。


    农业的利润跑哪里去了?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。


    图片


    首先,毛利率会骗人


    纸面上算出来的利润对于二三产业可能是可靠的,但对于农业就不一定行。比如,超市的一般毛利率得保持在20%—25%之间,这样才能保证净利润在3%—5%左右。那么农业需要多少的毛利率才能保证挣钱?这是一个在实践中不好回答的问题,因为这种测算也只能是起一点参考作用,根本不适用,农业的市场波动大而且不好预测,某种程度上不亚于撞大运,“蒜你狠”、“姜你军”就是这样。


    以养猪为例,行内的基本都知道“一年挣、一年平、一年亏”这个三年一轮的猪周期,而且第一年必须把后两年的钱挣回来。但生猪产业投资时的利润是怎样测算的?是按每头生猪挣100元测算的,在实践中哪有吻合的时候!就说非洲猪瘟蔓延到全国,2018年十月份以后,养殖户在恐慌情绪下纷纷抛售,全国猪价一片低迷,养殖户损失惨重,同时也造成我国生猪产能迅速且大幅度的下降。在这种情况下,算好的利润基本上是一种讽刺。


    图片


    其次,农产品不是完全市场定价


    农产品特别是粮食、生猪等主要农产品,因为牵涉到民以食为天这个治国理政的根本稳定问题,所以每个国家都不会完全市场化,而是强力进行宏观调控,确保供给的数量有保障,而且价格比较平稳。有经济学家开玩笑说,一头猪就绑架了CPI,现实情况也差不多。由于中国居民膳食以猪肉为主要肉食品种,且近年价格波动十分剧烈,对整个物价指数的影响确实不小。


    所以,只要猪价一露头就得打压,又是生产领域补贴,又是投放储备肉,又是进口补充,非得把价格拉下来不可。而生产一旦下来了,取消补贴,开始冻猪肉收储,但扩大出口却难。收储冻猪肉来托市可以理解,但取消补贴则让生产者雪上加霜。所以,农产品的利润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,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。


    图片


    第三,人工是个大成本


    农民能做的事,企业不一定能做,因为农民不向自己讨要工资,挣多挣少都是自己的。好多产业的利润率在去除人工费以前,看上去很美。典型的就是肉牛产业,市场牛肉价格那么高还十分紧俏,想起来肯定利润不错,但却少有企业问津,根本的原因还是不挣钱。因为养牛周期太长,一般得两年以上,企业养殖成本太高,只有山区的农民可以养,场地不用建,草料主要靠山上的草来解决,人力成本也很低,最终利润还不错。


    如果企业养,则场地、草料、人工、资金等成本高,就目前的市场行情来说,也难挣钱。再看市场上那些节节攀升的农产品价格,基本有一条规律,凡是能够工业化的、机械化的,就涨得慢甚至比较便宜;凡是无法工业化、机械化的,肯定比较贵,而且一年贵似一年。过去嘲笑发达国家水比奶贵,菜比肉贵,如今在中国也差不多了。


    大家抱怨花椒20多元一斤太贵,其实一斤花椒里仅采摘环节的人工费就在二三元,更不算平时的田间管理、生产投入等费用,平均下来一亩也就挣个千把元,价格看似不错,农民放弃的还是不少。


    现在不断上涨的苹果价格也与人工费有关,疏花、疏果、套袋、除袋、采摘等环节,人工费一天就上百元;还有平常的施肥、喷药,哪一样不是靠人工,如今在果区,开着私家车送农工上果园绝非什么稀奇事,没有这样的条件,连农工都招不来。像蔬菜、水果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,不算好了人工费,利润肯定大打折扣。


    图片


    第四,要看到底烂了多少


    农产品区别于工业产品的最大特征是鲜活性,保鲜储藏不仅技术上困难,而且成本上居高不下,最后的储藏环节损失不是一个小数字。即使粮食这样的耐藏型农产品,储藏环节的损失也在8%—10%,更不要说生鲜农产品了。


    一般的蔬菜从田间地头到长途贩运再到菜市场再到消费者手里,到底要损耗多少?比如,大家常见的大白菜,从地头到消费者手里这个过程中究竟要被扒掉多少层皮?还有失水,蔬菜、水果的含水量一般在90%以上,运输过程中失水是常事,不仅重量下降,而且品相变坏。


    从事过这个行业的人就知道,通常情况下果蔬的损耗一般在30%左右。现在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初期的生鲜电商都倒掉了?因为他们天真地与菜市场较上了劲,以为淘宝模式能照搬到农产品上来,其不知菜市场这种批发零售模式恰恰是农产品销售环节效率最高、成本最低的。


    再傻的卖菜者也知道,千万不能让当天的新鲜蔬菜过夜,而网售的生鲜农产品竟然要几天时间才能到消费者手里,这样能有好结果吗?至于最惨的情形就是卖不出去了,对于工业品而言,市场不好,大不了减价处理,可农产品一旦过剩起来,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烂在库里、烂在地里,因为远距离运输,运费比菜贵。而且时节一过,马上要种下一茬作物,只能机械翻耕入土,做了绿肥,一季心血全白费了,还搭进去肥料、农药、人工、机械等费用。碰上这种情况,还谈什么利润?


    图片


    第五,能挣得起,赔不起


    农业挣钱不容易,但赔起来却容易得多。算好的利润根本经不起风险的冲击。农业的风险真的不好控,全国每年遭受自然灾害的农作物面积大约占1/6,主要的包括旱灾、洪涝、冰雹、霜冻、病虫害等,防不胜防,算好的利润一次自然灾害可能就没有了。


    比如,春季一场倒春寒可能导致核桃、苹果、花椒等经济树木花芽冻死,直接影响当年的产量,严重的可导致绝收。再比如,一次冰雹,可以让本来能卖三块钱一斤的苹果一夜间伤痕累累,最后只能以几毛钱的价格处理给果汁厂。


    2014年春节前后的禽流感(注意,后来纠正不是禽流感,是其他流感)传闻导致全国家禽业受到重创,价格下跌,销售不畅,广大家禽养殖场户损失惨重,但这个损失谁来赔?目前农业保险的覆盖度还很有限,大多数遭灾的情况下是没有保险来赔付的,这个风险只能自己扛。风险面前哪有利润可言!


    图片


    第六,你和利息在PK


    农业的融资成本是很高的,如果能像联想那样钱多,也就会安下心来,做好十年不挣钱的准备,放长线钓大鱼,但大多数投资农业的经营主体没有这个实力,只能在资金的问题上苦苦挣扎。在农地无法抵押、担保困难等情况下,关键农时季节也就只有靠民间融资了,光高昂的利息成本就能吞噬掉大量的利润,一旦市场行情没有达到预期,便只有上演《多收了三五斗》的现代版故事。而投资周期又那么长,于是倒在黎明前便成为农业投资一个重要的现象。


    图片


    第七,还有一些说不清的没名堂的东西


    这个东西也可以算作一般投资上所说的“不可预见”费用,做农业与相关方面特别是农村的方方面面打交道多,交点费,拉点赞助,类似的没有名堂的东西不仅常见,而且开销不少,也是硬性的成本支出,但好多估计不足,也影响了利润。


    有农民称:如今,投身农业4、5年了,除了一身的疲累,最大的“收获”就是满满的一屁股债。每年都在投入,每年都在失望,然后又把希望寄托在下一年,结果,4、5年下来,债越来越多。


   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,只有投入,收获零星。那么,到底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


    图片


    1、农业是受到了重视,但注定不会是主流


    我想,作为农民的我们,这一点肯定深有感触。


    2、农业还处在转折点的初期


    现在农业的生产状况是:一群60岁左右的老农民和各种机器相配合在支撑。虽说各种可租赁的农机和农业服务,可以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。但是,想让农民彻底放弃土地,10年内估计不太现实。我们这些种植户要种植,就得流转土地,得付钱。而我们这些土地承包者,才是实际上的佃户。


    3.农业技术欠缺


    很多流转的种植户,实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进行过农业生产。对种植品种、人力工资、社会关系,风土人情、种植常识一点都不了解,头脑发热就一头扎了进来。


    图片


    4.急功近利,准备不足


    都计划着2、3年要挣钱,要回本,结果越干希望越遥远。前期资金已经投进去,产出还完全看不见,真是鸡肋,嚼之无味弃之可惜。所以,现在的情况是,借钱也得熬。


    5.农业周期性长,风险大


    农业周期性长,风险大,而且农业的滞后性决定了它的表现期比较长。现在的过剩是过去5~8年积累的结果,而现在还没有进入盛产期的果树,至少影响3、5年。


    6.销售问题


    如果你的地里种了一些西瓜、朝天椒之类可能还好些,但种的如果是地瓜、山药蛋子之类就有些麻烦了,堆放会发热,摊开易冻坏,坏的还出奇的快。不仅难存储,价钱还不上去,搬进搬出得要人工,这些都是成本。试问:有多少既懂农业技术、又懂田间(养殖)管理、还精通营销的全能人才呢?


    有没有迷茫?农业的未来到底在哪里?


    图片


   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:农业只适合有情怀的人发展。


    总之,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,没有好的技术和管理、没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和团队、人才,以及合适的合作伙伴,想在农业上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,那么我奉劝这类人在投身农业之前,还是三思而后行。

    看好种植或养殖,想在农业上快速致富?别急,先看完这篇文章再定

    乡村生活记录仪

    2020-06-28 15:44:30

    摘要: 近年来,大佬们纷纷投资农业,并预测未来20年,农业将是最赚钱的行业,但是我们身在其中的农场主们却常常有这样的困惑,利润都去哪了呢?小编带你一起揭秘农业背后的真相。


    图片


    近年来,为什么有大量的知名企业纷纷选择投资农业?


    他们看中的是现代农业的利润。多数的经济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测算出来的利润率并不低,这是农业吸引众多资本竞相投入的重要原因。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甚至说,现代农业利润可能比卖电脑还高。


    但是,一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,好多投资农业的亏得一塌糊涂,还搞不明白怎么死的。经济作物和养殖产业,不能用工业那套来计算利润!农业是动植物生命的繁衍,受生物规律和自然气候条件的根本制约,有明显的季节性、区域性和周期性。


    农业利润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!这是必须要了解的,只有深知做农业的难,才能谨慎选择,把困难和风险预估地大一点,避免栽跟头。


    农业的利润跑哪里去了?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。


    图片


    首先,毛利率会骗人


    纸面上算出来的利润对于二三产业可能是可靠的,但对于农业就不一定行。比如,超市的一般毛利率得保持在20%—25%之间,这样才能保证净利润在3%—5%左右。那么农业需要多少的毛利率才能保证挣钱?这是一个在实践中不好回答的问题,因为这种测算也只能是起一点参考作用,根本不适用,农业的市场波动大而且不好预测,某种程度上不亚于撞大运,“蒜你狠”、“姜你军”就是这样。


    以养猪为例,行内的基本都知道“一年挣、一年平、一年亏”这个三年一轮的猪周期,而且第一年必须把后两年的钱挣回来。但生猪产业投资时的利润是怎样测算的?是按每头生猪挣100元测算的,在实践中哪有吻合的时候!就说非洲猪瘟蔓延到全国,2018年十月份以后,养殖户在恐慌情绪下纷纷抛售,全国猪价一片低迷,养殖户损失惨重,同时也造成我国生猪产能迅速且大幅度的下降。在这种情况下,算好的利润基本上是一种讽刺。


    图片


    其次,农产品不是完全市场定价


    农产品特别是粮食、生猪等主要农产品,因为牵涉到民以食为天这个治国理政的根本稳定问题,所以每个国家都不会完全市场化,而是强力进行宏观调控,确保供给的数量有保障,而且价格比较平稳。有经济学家开玩笑说,一头猪就绑架了CPI,现实情况也差不多。由于中国居民膳食以猪肉为主要肉食品种,且近年价格波动十分剧烈,对整个物价指数的影响确实不小。


    所以,只要猪价一露头就得打压,又是生产领域补贴,又是投放储备肉,又是进口补充,非得把价格拉下来不可。而生产一旦下来了,取消补贴,开始冻猪肉收储,但扩大出口却难。收储冻猪肉来托市可以理解,但取消补贴则让生产者雪上加霜。所以,农产品的利润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,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。


    图片


    第三,人工是个大成本


    农民能做的事,企业不一定能做,因为农民不向自己讨要工资,挣多挣少都是自己的。好多产业的利润率在去除人工费以前,看上去很美。典型的就是肉牛产业,市场牛肉价格那么高还十分紧俏,想起来肯定利润不错,但却少有企业问津,根本的原因还是不挣钱。因为养牛周期太长,一般得两年以上,企业养殖成本太高,只有山区的农民可以养,场地不用建,草料主要靠山上的草来解决,人力成本也很低,最终利润还不错。


    如果企业养,则场地、草料、人工、资金等成本高,就目前的市场行情来说,也难挣钱。再看市场上那些节节攀升的农产品价格,基本有一条规律,凡是能够工业化的、机械化的,就涨得慢甚至比较便宜;凡是无法工业化、机械化的,肯定比较贵,而且一年贵似一年。过去嘲笑发达国家水比奶贵,菜比肉贵,如今在中国也差不多了。


    大家抱怨花椒20多元一斤太贵,其实一斤花椒里仅采摘环节的人工费就在二三元,更不算平时的田间管理、生产投入等费用,平均下来一亩也就挣个千把元,价格看似不错,农民放弃的还是不少。


    现在不断上涨的苹果价格也与人工费有关,疏花、疏果、套袋、除袋、采摘等环节,人工费一天就上百元;还有平常的施肥、喷药,哪一样不是靠人工,如今在果区,开着私家车送农工上果园绝非什么稀奇事,没有这样的条件,连农工都招不来。像蔬菜、水果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,不算好了人工费,利润肯定大打折扣。


    图片


    第四,要看到底烂了多少


    农产品区别于工业产品的最大特征是鲜活性,保鲜储藏不仅技术上困难,而且成本上居高不下,最后的储藏环节损失不是一个小数字。即使粮食这样的耐藏型农产品,储藏环节的损失也在8%—10%,更不要说生鲜农产品了。


    一般的蔬菜从田间地头到长途贩运再到菜市场再到消费者手里,到底要损耗多少?比如,大家常见的大白菜,从地头到消费者手里这个过程中究竟要被扒掉多少层皮?还有失水,蔬菜、水果的含水量一般在90%以上,运输过程中失水是常事,不仅重量下降,而且品相变坏。


    从事过这个行业的人就知道,通常情况下果蔬的损耗一般在30%左右。现在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初期的生鲜电商都倒掉了?因为他们天真地与菜市场较上了劲,以为淘宝模式能照搬到农产品上来,其不知菜市场这种批发零售模式恰恰是农产品销售环节效率最高、成本最低的。


    再傻的卖菜者也知道,千万不能让当天的新鲜蔬菜过夜,而网售的生鲜农产品竟然要几天时间才能到消费者手里,这样能有好结果吗?至于最惨的情形就是卖不出去了,对于工业品而言,市场不好,大不了减价处理,可农产品一旦过剩起来,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烂在库里、烂在地里,因为远距离运输,运费比菜贵。而且时节一过,马上要种下一茬作物,只能机械翻耕入土,做了绿肥,一季心血全白费了,还搭进去肥料、农药、人工、机械等费用。碰上这种情况,还谈什么利润?


    图片


    第五,能挣得起,赔不起


    农业挣钱不容易,但赔起来却容易得多。算好的利润根本经不起风险的冲击。农业的风险真的不好控,全国每年遭受自然灾害的农作物面积大约占1/6,主要的包括旱灾、洪涝、冰雹、霜冻、病虫害等,防不胜防,算好的利润一次自然灾害可能就没有了。


    比如,春季一场倒春寒可能导致核桃、苹果、花椒等经济树木花芽冻死,直接影响当年的产量,严重的可导致绝收。再比如,一次冰雹,可以让本来能卖三块钱一斤的苹果一夜间伤痕累累,最后只能以几毛钱的价格处理给果汁厂。


    2014年春节前后的禽流感(注意,后来纠正不是禽流感,是其他流感)传闻导致全国家禽业受到重创,价格下跌,销售不畅,广大家禽养殖场户损失惨重,但这个损失谁来赔?目前农业保险的覆盖度还很有限,大多数遭灾的情况下是没有保险来赔付的,这个风险只能自己扛。风险面前哪有利润可言!


    图片


    第六,你和利息在PK


    农业的融资成本是很高的,如果能像联想那样钱多,也就会安下心来,做好十年不挣钱的准备,放长线钓大鱼,但大多数投资农业的经营主体没有这个实力,只能在资金的问题上苦苦挣扎。在农地无法抵押、担保困难等情况下,关键农时季节也就只有靠民间融资了,光高昂的利息成本就能吞噬掉大量的利润,一旦市场行情没有达到预期,便只有上演《多收了三五斗》的现代版故事。而投资周期又那么长,于是倒在黎明前便成为农业投资一个重要的现象。


    图片


    第七,还有一些说不清的没名堂的东西


    这个东西也可以算作一般投资上所说的“不可预见”费用,做农业与相关方面特别是农村的方方面面打交道多,交点费,拉点赞助,类似的没有名堂的东西不仅常见,而且开销不少,也是硬性的成本支出,但好多估计不足,也影响了利润。


    有农民称:如今,投身农业4、5年了,除了一身的疲累,最大的“收获”就是满满的一屁股债。每年都在投入,每年都在失望,然后又把希望寄托在下一年,结果,4、5年下来,债越来越多。


   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,只有投入,收获零星。那么,到底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


    图片


    1、农业是受到了重视,但注定不会是主流


    我想,作为农民的我们,这一点肯定深有感触。


    2、农业还处在转折点的初期


    现在农业的生产状况是:一群60岁左右的老农民和各种机器相配合在支撑。虽说各种可租赁的农机和农业服务,可以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。但是,想让农民彻底放弃土地,10年内估计不太现实。我们这些种植户要种植,就得流转土地,得付钱。而我们这些土地承包者,才是实际上的佃户。


    3.农业技术欠缺


    很多流转的种植户,实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进行过农业生产。对种植品种、人力工资、社会关系,风土人情、种植常识一点都不了解,头脑发热就一头扎了进来。


    图片


    4.急功近利,准备不足


    都计划着2、3年要挣钱,要回本,结果越干希望越遥远。前期资金已经投进去,产出还完全看不见,真是鸡肋,嚼之无味弃之可惜。所以,现在的情况是,借钱也得熬。


    5.农业周期性长,风险大


    农业周期性长,风险大,而且农业的滞后性决定了它的表现期比较长。现在的过剩是过去5~8年积累的结果,而现在还没有进入盛产期的果树,至少影响3、5年。


    6.销售问题


    如果你的地里种了一些西瓜、朝天椒之类可能还好些,但种的如果是地瓜、山药蛋子之类就有些麻烦了,堆放会发热,摊开易冻坏,坏的还出奇的快。不仅难存储,价钱还不上去,搬进搬出得要人工,这些都是成本。试问:有多少既懂农业技术、又懂田间(养殖)管理、还精通营销的全能人才呢?


    有没有迷茫?农业的未来到底在哪里?


    图片


   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:农业只适合有情怀的人发展。


    总之,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,没有好的技术和管理、没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和团队、人才,以及合适的合作伙伴,想在农业上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,那么我奉劝这类人在投身农业之前,还是三思而后行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